主題展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實物和檔案資料,再現晉城軍民抗擊日寇的英勇壯舉。 晉城市委新聞中心供圖
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晉城作為太行太岳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曾是老一輩革命家戰斗過的地方,這里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晉城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張建軍說:“晉城這片熱土上涌現出的無數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是我們永遠銘記的精神財富。我們要通過參觀展覽,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走進展廳,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段段詳實的史料,真實客觀再現了當年八路軍挺進晉東南開辟抗日根據地,與太行兒女魚水情深、艱苦卓絕、赴湯蹈火、前仆后繼的歷史畫卷。
“這個印章怎么這么大?”“這個印章是用來干什么的?”參觀過程中,一枚公章引起參觀者的注意。
“這枚印章是這次展覽最珍貴的紅色文物之一。因刻有‘九三’二字和公章體積碩大,故名‘九三’國封大印章。”李俊杰是這次主題展的講解員,也是晉城市長平之戰文化研究會會長、杜寨八路軍總部舊址紀念館館長。
指著印章,李俊杰講起了它背后的歷史。這枚大印章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而設計的,是專用于清查駐華日軍軍火、軍用物資、糧倉、軍火庫的大印章。研究人員分析認為,當時設計印章時,考慮到百年歷史的重要性和嚴重恥辱問題,在查封時使用小小的印章,不能夠代表當時的民族氣氛,故選擇大印章的形式和設計理念,彰顯九月三日,全國放假三天慶祝偉大勝利的喜悅心情。
日軍侵華影像帶中記載著日軍在太行山上犯下的滔天罪行,《華美晚報》號外刊登了日軍正式投降的信息,還有八路軍在敵后使用的沖鋒號、兒童團的紅纓槍……歷史從未遠去,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鮮活的生命與不屈的信念。
“每一件展品都在無聲吶喊。這里銘刻著民族不屈的脊梁,記錄著先輩用血淚換來的和平。”來自洛陽的游客常先生說,整個展覽如同一本生動的歷史教科書。偉大的抗戰精神需要每一名中國人永遠銘記,同時在當今和平年代,這種精神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激勵著每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拼搏奮斗。
在展區出口,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留言簿上留下感受。72歲的老人寫下“勿忘國恥,警鐘長鳴”;稚氣未脫的孩子一筆一畫地寫下“我要為民族復興努力學習”;年輕學子則堅定地表示:“先輩為民族尊嚴不惜一切,我們應深耕學業,用知識智慧為強國建設出力。以學術之力,鑄強國之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