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粵港抗戰史實展在廣州展出。李文博 攝
展覽通過260余張珍貴歷史照片及大量實物史料,多維度還原粵港兩地人民在抗日戰爭期間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歷史場景。
該展覽以“浩劫”“吶喊”“抗爭”“烽火”“勝利”五大篇章為主線。第一篇章“浩劫”通過日軍轟炸廣州的歷史影像、淪陷區“良民證”實物及細菌戰遺址資料,真實再現了粵港民眾遭受的深重苦難;第二篇章“吶喊”聚焦文化抗戰,呈現郭沫若、夏衍、巴金、冼星海等文化名人以筆為槍、以歌為矛的救亡實踐。
第三篇章“抗爭”致敬民眾力量,重現廣州兒童劇團徒步千里宣傳抗戰等感人壯舉;第四篇章“烽火”突出東江縱隊、珠江縱隊等武裝力量的敵后斗爭,以及文化名人“秘密大營救”等歷史事件;第五篇章“勝利”通過中山紀念堂受降儀式場景及粵港共慶勝利的影像資料,呈現抗戰勝利的歷史時刻。
廣州市知用學校六年級學生葉俊希在展板前久久駐足,他表示看到展覽中粵港兩地人民并肩作戰的感人場景,不由想起母校師生當年遷校粵北、在茅草棚中堅持教學,并以義演、義賣支援前線的歷史,“從苦難到最后的勝利,粵港兩地人民從來都沒有放棄為祖國而戰,我們通過這次展覽更加應該銘記歷史,緬懷先輩,將來報效國家”。
此次展覽的舉辦地是廣東省農民協會舊址,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1925年5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省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在此召開。
據悉,該展覽將持續開放至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