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成醫養結合機構176家 床位總數達5.1萬張
中新網重慶8月27日電 (記者 鐘旖)8月27日,重慶舉行2025年民生政策例行吹風會第三場——解讀《重慶市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該市已建成醫養結合機構176家,床位總數達5.1萬張。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重慶市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801萬。隨著全市高齡老年人數量逐年增長,失能老年人數量也在快速增加,據測算,當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70萬人。
重慶市民政局局長闞吉林表示,近年來,重慶把失能老年人照護工作放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宏大場景中謀劃推進,取得明顯成效。
在照護規模方面,重慶將提升失能照護能力作為養老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區縣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達到52家,每個區縣至少有1所;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67.4%,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建設家庭養老床位5000余張,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3.9萬戶。目前,重慶所有養老機構均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醫養結合機構達到176家,床位總數達到5.1萬張。
在照護范圍方面,2024年,重慶為7.44萬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發放每月200元的養老服務補貼。目前,全市2.4萬特困和低保失能老年人已納入政府集中照護范圍。
闞吉林稱,為不斷提升照護質量,近年來,重慶在12所高校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在全國率先開展養老服務公費生試點,今年首批招收100名智慧養老專業公費生,打造了一支人數更多、層次更高的養老服務隊伍,讓失能老年人得到專業化照護。同時,重慶還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數字化改革,開展全域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臺試點,打造渝悅養老平臺,推動“智慧養老院”“智慧+居家養老”等建設。
根據最新出臺的《重慶市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實施方案》,重慶將對符合條件的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闞吉林表示,此舉將進一步帶動養老服務領域社會資源投入,助力養老服務行業和市場加快發展,提升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