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jīng)
  • 首頁 > 教育 > 考試信息 > 正文

    傳統(tǒng)蒙學教育—傳統(tǒng)蒙學的現(xiàn)代教育意義

    ? 蒙學,是古代中國對幼童進行啟蒙教育的知識系統(tǒng)與教育體系。作為知識系統(tǒng)的蒙學,主要由童蒙的讀物組成,這些讀物為幼童建構起一個基本的知識系統(tǒng),讓其能夠多方位地了解、理解、認知外部世界。作為教育體系的蒙學,主要包括教育體制、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是對幼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制度和方法。中國傳統(tǒng)蒙學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國最為基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

    傳統(tǒng)蒙學教育—傳統(tǒng)蒙學的現(xiàn)代教育意義

    【啟蒙的關鍵在于果行育德】

    蒙學的得名,源于《周易·蒙卦》,其中便講到啟蒙教育的關鍵不是知識的獲取,而是行為的養(yǎng)成,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啟蒙教育要有來學而無往教,即幼童日常會產(chǎn)生很多問題,待他感興趣時或者遇到困難時進行解答,而不是提前灌輸。蒙卦卦辭中說:“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說,最有效的教育,是學生積極主動向老師請教,而不是老師填鴨式的教育。明代屠羲時《童子禮》中說:“率以童幼之年,不聞禮教。則耳目手足,無所持循;作止語默,無所檢束。”啟蒙教育,就是通過約束、引導幼童的行為,讓其逐漸養(yǎng)成合乎社會要求的規(guī)矩。所以,當幼童初次犯錯誤或者不明白事理時,老師要認真講解,讓幼童明白道理,從而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德行。

    二是蒙卦的象辭言,啟蒙的意義在于“君子以果行育德”,即教育的目的是通過約束行為,培養(yǎng)人的良好德行,也就是說,啟蒙教育最重要的事,是按照德行的要求讓孩子養(yǎng)成符合家庭、社會秩序的行為。大家都熟悉的《三字經(jīng)》中說:“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明確了啟蒙教育的順序,即先教孩子孝敬父母,學會長幼禮節(jié),懂得最基本的社會秩序,然后再去學習知識。

    由于幼童并不能理解很多規(guī)矩、禮節(jié)的含義,這就需要家長、老師能夠根據(jù)社會價值共識、群體要求為幼童設立很多行為的規(guī)矩,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通過端正行為、養(yǎng)成習慣來體現(xiàn)道德的要求,是為“果行育德”。宋代朱熹在《訓蒙詩百首》中言:“灑掃庭堂職是供,步趨唯諾飾儀容。是中有理今休問,敬謹端祥體立功。”認為學生在學校的日常行為,即使是在值日、行走中,都蘊含著修身養(yǎng)性的要求。其中的道理幼童可能不懂,也不必去講,是為“不告”,但要求的規(guī)矩必須做到,方能“育德”。程端蒙在《朱子論定程董學則》中記述了“果行育德”的要求,包括居處必恭,視聽必端,言語必謹,容貌必莊,衣冠必整,飲食必節(jié),出入必省,讀書必專一,寫字必楷敬,幾案必整齊,堂室必潔凈,相呼必以肯,接見必有定等,正是通過日常行為來養(yǎng)成德行,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蒙學“蒙以養(yǎng)正”的基本實踐要求。這些要求都是通過外在的約束,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體現(xiàn)朱熹所言的“敬、謹、端、祥、體”等修養(yǎng),從而養(yǎng)成行為端正、品德純正的君子人格。

    【啟蒙的策略在于蒙以養(yǎng)正】

    蒙,意為蒙昧、無知,以啟蒙、發(fā)蒙與蒙正之類的詞匯言幼童教育,點明了幼童理解世界的特點,那就是心智未開,需要家長、老師通過后天的教育使其獲得必要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和人類積累的基本知識。明代霍韜在《霍渭厓家訓》中說:“童蒙以養(yǎng)心為本,心正則聰明。故能正其心,雖愚必明,雖塞必聰;不能正其心,雖明必愚,雖聰必塞。”啟蒙教育的養(yǎng)心,并不像成年人那樣通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即可獲得,幼童對抽象之理不能理解,只能由成年人設置諸多行為規(guī)則進行約束和引導,在潛移默化中進行養(yǎng)心。

    明代屠羲時《童子禮》匯集了諸多行之有效的規(guī)則,規(guī)范了幼童的日常行為,久而久之便能使其形成良好的規(guī)矩。其中言:“凡立,須拱手正身,雙足相并。必須所立方位,不得歪斜。若身與墻壁相近,雖困倦,不得倚靠。”又言:“凡坐,須定身端坐,斂足拱手。不得偃仰傾斜,倚靠幾席。如與人同坐,尤當斂身莊肅,毋得橫臂,至有妨礙。”我們現(xiàn)在說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便是正身而站,不能搖晃歪斜;端身而坐,不能四仰八叉。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教養(yǎng),體現(xiàn)在行、動、坐、臥、走的一舉一動之中,這需要父母、老師不厭其煩地督促、引導和示范。

    《三字經(jīng)》中言:“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對幼童而言,父母要比老師的影響更大,如果父母只把孩子養(yǎng)大而沒有給他們良好的教育,是父母重大的過失;教育學生不能嚴格要求,是老師的松懈怠慢。清代陸世儀在《陸桴亭論小學》中認為幼童教育最重要的老師是父母,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未能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們不能身體力行地進行示范:“教小兒,不但是出就外傅謂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每見人家養(yǎng)子,當其知識乍開時,即戲教以打人、罵人及玩以聲色玩好之具。此等氣習,沁入心腑,人才何緣得成就?”很多父母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殊不知自己的言行舉止決定了孩子的未來,特別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不尊重老師的言行,甚至動手打人、隨意罵人,或者沉迷于某些聲好而玩物喪志的行為,就會讓孩子有樣學樣,很難養(yǎng)成良好的心性。作父母的要知道,孩子上學讀書,所獲得的知識可能來自老師,但孩子的心性、脾氣以及行為反應等,常常來自父母的熏染。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他的鄰居做餅來賣,鄰家的孩子每天五鼓時分,天還沒亮,就繞街呼賣,即便大風嚴寒,也從未歇息。他有感而發(fā),寫《示秬秸》教育兒子:“業(yè)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告誡孩子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是可以輕松的,即便做小買賣,也需要勤奮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現(xiàn)在我們很多家長看孩子學習不努力,常會跟孩子說: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去打工擺地攤。似乎認為學習最辛苦,其實即便打工擺地攤,也要“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勤奮,才能做得成功。張耒給孩子的教育是正面的,認為工作無尊卑,只要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習慣,做任何事都能成功。

    啟蒙教育是需要長期注入精力和心血的過程,需要父母、老師合力才能實現(xiàn),因此對于家長而言,要給孩子做表率,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心性純正,茁壯成長。

    【啟蒙的成效在于師嚴教尊】

    幼童天性活潑,蒙昧無知,這就決定了啟蒙教育既不能泯滅孩子的天性,又要給他們以適當?shù)募s束。在幼童的教育中,父母對孩子更多是生活習慣的要求,是基于家庭而形成的親子關系;老師則引導孩子理解家庭之外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的要求要比家庭關系的要求高得多,也嚴格得多。只有嚴格要求的老師,才能讓孩子養(yǎng)成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社會秩序的行為方式,這便是“嚴師出高徒”的緣故。

    中國文化強調(diào)德盛而教尊。《禮記·學記》中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認為嚴格要求是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放任自流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在這樣的認知中,蒙學充分強調(diào)老師能否嚴格要求,是啟蒙教育成敗的關鍵。元代胡炳文在《純正蒙求》中說:“蒙學宜擇嚴師,故以師儒之教為先。師雖嚴,父母溺愛不可也,故父母之教次之。”嚴師的教育要比父母有效,就在于老師對孩子沒有溺愛。師長有經(jīng)驗,能夠因材施教、見機引導,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對孩子的示范,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因此,在啟蒙教育中,“以師為范”的影響遠遠超過此后的中學、大學教育。

    嚴師關注孩子的心性養(yǎng)成,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氣質,為未來知識的獲取和事業(yè)的成就做好鋪墊。明代呂得勝在《小兒語》中說:“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沉靜立身,從容說話,不要輕薄,惹人笑罵。先學耐煩,快休使氣,性躁心粗,一生不濟。”他認為人的心性要從小養(yǎng)成,沉穩(wěn)、從容、安靜、耐煩,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熏染、自律而成。

    有時候我們認為傳統(tǒng)蒙學教育是讓孩子不求甚解地背誦,實際是對蒙學教育的誤解。清代唐彪《父師善誘法》記載了古代啟蒙讀書的方式:“生子至三四歲時,口角清楚,知識稍開,即用小木板方寸許,四方者千塊,漆好,朱書《千字文》。每塊一字,盛以木匣,令其子每日識十字或三五字。復令其湊集成句讀之,或聚或散,或亂或齊,聽其玩耍,則識認是真。如資質聰慧者,百日可以識完。再加以《三字經(jīng)》《千家詩》等書,一年可識一二千字,然后從師入塾。字之識者過半則讀之易。且其目之所視,亦知屬意在書,而不仰天口誦矣。”認為老師有行之有效的蒙學教育方式是讓孩子讀書,付之以嚴格要求,很容易使其在一兩年識字,而不是仰天口誦。因此,啟蒙階段也要給學生講清楚道理,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而不是簡單的熟讀成誦,或者少時不解,長大自通。

    這樣來看,嚴師并不是指一味嚴格的老師,而是指精通教育規(guī)律,能夠因材施教、循循善誘,進而從嚴要求的老師。啟蒙階段的教育是給孩童心中播下的一顆顆種子,為孩子一生的心性打下基礎。而嚴師,則是播下善良種子并督促其生根發(fā)芽的園丁,是熏染兒童良好心性并鼓勵其茁壯成長的天使。

    【結語】

    傳統(tǒng)蒙學是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幼兒、小學教育經(jīng)驗的總結,不僅幫助古代中國的讀書人建構起了知識體系和文化觀念,而且對于中國人修身養(yǎng)性、涵養(yǎng)道德提供了諸多學理的闡釋和實踐的經(jīng)驗。因此,吸取傳統(tǒng)蒙學教育理念的精華,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能夠更為全面地提升幼兒、小學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

    【作者簡介】

    曹勝高,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征稿啟事】

    ·稿件要求

    1.稿件必須為原創(chuàng),內(nèi)容信息準確無誤,禁止一稿多投。

    2.圖片要求清晰、未經(jīng)技術處理,分辨率至少為1600像素×1200像素,并提供相應版權信息。攝影作品需提供原始圖片。

    ·投稿辦法

    1.請將稿件、圖片發(fā)送至電子郵箱:zhhgb2016@163.com。

    2.投稿咨詢電話:010-56037099。

    3.暫不接受信函投稿,深度報道的稿件除外。

    ·審稿與發(fā)表

    1.本刊在收到稿件后會盡快審閱,投稿之后30天內(nèi)未收到回復的作者可將稿件自行處理。

    2.作者需要配合本刊編輯核實內(nèi)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必要時對稿件進行修改。

    3.本刊會根據(jù)稿件質量和稿費標準發(fā)放稿費,并于稿件發(fā)表之后30日內(nèi)發(fā)放相應稿費。

    4.本刊同時進行數(shù)字發(fā)行,作者如無特殊聲明,即視作同意授予我刊及我合作網(wǎng)站絡傳播權;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括此項授權的收入。

    【雜志訂閱方式】

    1.撥打電話010-57435892進行電話購買。

    2.銀行轉賬

    戶名:瑰寶傳承(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北京上地支行

    帳號:35370188000083988

    3.郵局匯款

    匯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香山北正黃旗18號 《中華瑰寶》雜志編輯部(100093)

    長期投稿郵箱:zhgbyy2016@163.com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和訂閱。

    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香山北正黃旗18號 《中華瑰寶》雜志編輯部(100093)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wǎng)(http://m.668528.com) 版權所有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清纯校花被色老头糟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三级理论在线播放大全|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爽爽影院色黄网站在线观看| 卡一卡二卡三专区免费看| 韩国公和熄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小仙女np高h|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污视频在线免费|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桶视频免费|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男人边摸边吃奶边做下面| 啊公交车坐最后一排被c视频| 韩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14小箩洗澡裸体高清视频|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我想看一级毛片|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日韩高清在线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男人桶女人羞羞漫画全集| 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