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明報》報道,坐擁3 萬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最大互惠基金公司兼第二大ETF 供應商領航(Vanguard),今年6 月率先宣布追隨“富時新興市場納入A股全市場指數”。明報專訪領航大中華區總裁林曉東,他透露領航“并沒有因為這一輪股災和市場波動改變任何投資計劃”,且本月已經開始買入A 股,預料12 個月后A 股所占比重將達到5.6%,即相當于會買入約217 億元A 股。
林曉東周一透露,領航新興市場ETF(紐交所代碼VWO)最新市值為497億美元,且該ETF追隨的“富時新興市場納入A股全市場指數”乃富時為領航度身訂做。他續稱,ETF 已于10 月開始正式買入A股,且為求一年后A股比重可達到5.6%,富時12 個月內將買入價值共約217 億的A股。但他透露,不會選擇買入價位,而是會循序漸進平均吸納。如此計算,領航本月大約掃入約18億元A股。
擬申澳洲次批RQFII 額度
領航表示,該ETF將追蹤上交所和深交所的1411只股份,不僅包括大型股份,也涵蓋中小型股份,買入金額由市值權重決定。一年后港股買入份額將是現在的94.5%,中國概念總體比重將由9 月底的27.2%,提升至29.2%。
林曉東稱,領航早前從澳洲獲得首批100億元(人民幣·下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目前正準備申請第二批RQFII 額度。他指由于澳洲的RQFII 額度存在上限,領航也在探討使用滬港通渠道的可能性。但就承認滬港通每日額度上限是很大限制,稅收、實益所有權、提前交收也未完全解決,故現階段仍無法透過滬港通買賣。
林曉東透露,領航目前追蹤的富時A 股指數是為其度身訂做,而非富時標準化的過渡指數。兩者區別首先在于,加入A 股時間表不同:領航僅為一年,標準化過渡是兩到三年。其次,領航所追蹤的指數還包含了小型股。他又稱,暫未得知有基金追隨富時標準化過渡指數。
A 股潛力大料更多“非國企”上市領航之所以率先進入A 股,主要是相信A股長線向上,擁有很大的投資機會。雖然過去多年A 股似乎停滯,但林曉東表示,隨RQFII額度增加,滬港通、深港通的推出,帶來機構和國際投資者的增加。與H股相比,A股有更多“非國有企業”上市,該行相信未來5 至10 年間,非國有企業有更大增長空間,故暫更看好A股表現。
至于股災救市是否影響投資意欲,他表示,投資者不會判斷對錯,最為關注收益,為了高收益也愿意承受高風險。以新興市場而言,“中國過去的波動性大約是25%,與巴西、印度等相近”。
領航新興市場基金投資分布
南非9.4%
巴西7.2%
墨西哥5.5%
俄羅斯4.5%
馬來西亞4.0%
泰國2.7%
印尼2.2%
*數據截至9 月底,領航新興市場基金投資分布最大份額為中國市場,但不包括A 股,主要為港股、H 股和B 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