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不馬上采取切實的行動,歐盟和歐洲將崩潰。”斯洛文尼亞總理米羅·采拉爾25日一抵達布魯塞爾便發出這樣的警告。去年年底,歐委會新班子成立伊始,在貝拉蒙大廈掛出了“重新起航”的橫幅,歐洲人現在擔心的是,難民是否會壓翻“歐盟航船”。
難民!還是難民!近幾個月來,經過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和非政府組織“近乎狂熱”的接待之后,歐洲人對難民的態度發生了“大轉變”:不僅在一些“具有人道主義傳統”的歐洲國家出現調整和限制難民申請政策和反難民示威游行的情況,而且,歐盟東部邊境國家尤其是巴爾干地區成員國不堪重負,不得不封鎖邊境,造成大量難民滯留。
面對這種進退維谷的尷尬局面,25日,歐委會主席容克利用周末時間在布魯塞爾召集了一次“小型峰會”。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塞爾維亞、德國和9個與巴爾干地區接壤的歐盟成員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峰會。此外,歐洲理事會主席國盧森堡、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和歐盟邊防局的主要領導人也應邀與會。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峰會開始前表示,“是談具體措施的時候了”。容克在邀請函中向巴爾干國家領導人明確表示:告訴我們需要什么!本次峰會的議題只有一個,就是因應“巴爾干之路”的難民問題。
難民問題不僅僅表現為人道主義危機,而且體現在各個國家的難民政策中。盡管此前的幾次歐盟峰會和部長理事會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都是難民,但歐盟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難民政策,成員國各行其是。目前,一些北上德國的難民因擔心德國難民政策變化造成申請難民身份困難而滯留在“路上”。近一周來,6萬多名難民滯留在斯洛文尼亞,這是只有200萬人口的巴爾干小國無法勝任的“艱難使命”。
本次峰會再次強調了難民問題的“重要性”,并達成了17點“行動計劃”,如向難民提供包括住宿、飲食和醫療等在內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加強歐盟與巴爾干地區國家的溝通和信息交流;歐盟成員不得隨意開放邊境轉移難民;增加應對難民危機財政支出;制定甄別和遣返非法難民政策;打擊人口走私等。據悉,“行動計劃”將幫助希臘在年底前接收難民人數增至3萬人,同時與聯合國難民署聯袂在巴爾干地區增加安置5萬名難民。
盡管如此,峰會還是遭到一些與會領導人的批評,認為歐盟在處理難民問題上缺乏整體觀念,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例如,歐盟本月與土耳其達成“安置難民協議”,峰會應是各相關方坐在一起磋商的好機會,卻沒有邀請土耳其“列席”。此外,本次峰會關注的是難民的“巴爾干之路”,而越來越多的難民卻在“借道”土耳其和希臘之間愛琴海通道前往歐洲,是否還要召開一次“愛琴海通道”難民峰會?奧地利總理費曼直言:“應對難民問題的關鍵是保護歐盟所有的外部邊境。”
有歐洲媒體分析認為,此次峰會只邀請了10個歐盟成員與會,可能是容克不愿讓外界認為兩周前的“歐盟秋季峰會”沒有成果,是其“自尊心”作祟,但有28個成員的歐盟召開峰會卻只邀請10個成員,至少讓人感覺到,未被邀請的成員“與難民問題無關”。歐盟的核心價值觀和基本原則是“協商一致”,很難設想此次歐盟“小型峰會”達成的關于難民問題“協議”能一錘定音。由此看來,“歐盟航船”如何帶著越來越多的難民“起航”,的確是個問題。